發揮保險資金優勢服務新時代養老生活
我國已經形成世界上最龐大的老齡人群。2017年,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2.41 億人,正以每年千萬級的規模遞增,預計2020年達到2.7億,2030年為3.7億,2050 年將達到4.5億人, 屆時約占全國人口的1/3。應對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屋建瓴地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眾所周知,老齡化社會存在長壽、疾病和失能三大風險。險企參與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系統工程,應立足自身優勢,從應對上述三大風險入手。
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支付端和供給端需同時發力
我們研究發現,在支付端,為應對長壽帶來的養老金不足的問題,已有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和個人商業養老保險,作為第二、第三支柱正在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為應對疾病風險,已有各種類型的醫療保險和疾病保險,其保費收入近年來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為應對失能風險,國家已開展社會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保險公司積極參與長護險經辦業務并已開發了數款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產品。
相比之下,在服務端,人們對美好養老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不論養老服務、康復和長期護理服務,還是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 都長期處于不平衡、不充分狀態,現有的福利性服務供給體系仍以“保基本”為主, 以市場化、專業化方式提供中高端服務的現代養老產業剛剛起步, 這就為有實力、有定力的保險公司進軍養老產業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中國太保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性保險集團,始終積極響應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的號召, 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國內保險行業首家養老產業投資管理平臺——太平洋保險養老產業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不久之前,中國太保集團更是通過了《太平洋保險養老產業發展規劃》,計劃在3~5年內首期投資100億元, 在全國重點城市打造“ 太保家園”系列高品質養老社區,作為“戰略轉型2.0”的重要支撐,這意味著太保集團正式大舉進軍并深耕養老產業,實現養老產業布局“中場加速”。
發力“大個險+ 養老投資+ 養老服務” 的新型業務模式,積極服務新時代美好養老生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其中19次提到養老, 把養老產業作為重點消費領域之一。
為將“ 服務新時代美好養老生活” 的使命落到實處,太保將著力打造“大個險+ 養老投資+ 養老服務”的新型業務模式。以高品質養老社區作為基礎資源,與大個險及集團內其他業務板塊進行有效對接, 在項目布局、產品研發、市場營銷、品牌推廣、綜合開拓等方面高度協同,通過開發與養老社區入住及相關服務掛鉤的保險產品等方式,為客戶創造高品質養老服務的完美體驗。
精準投入,加快“太保家園”全國連鎖布局。按照“南北呼應、東西并進、全國連鎖”思路,加快推進6個城郊型和度假型高端養老社區項目的落地,同時拓展若干個城市型高端養老社區項目。
輕重結合,樹立太保養老品質高端的市場形象。一方面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 打造更智能、更綠色、更人文、更健康、更經濟、更靈便的養老產品, 將“太保家園”打造成為“中國養老社區2.0”的引領者。另一方面,堅持長期價值、精益求精的運營理念,聯手國際知名的養老運營服務機構,成立中外合資運營公司, 走“國際引進、消化吸收、自主發展”的道路,通過高標準管理、高質量智能化服務,打造“太享壽”高端養老服務品牌。
全齡覆蓋,細分養老市場:一是面向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設計開發城市型養護產品,以康復護理業態為主;二是面向70~79歲的中齡老人,設計開發城郊型產品,以健康活力養老業態為主;三是面向55~69歲的低齡老人,設計開發度假型產品,以旅居候鳥式養老業態為主。
新時代、新機遇、新作為。作為國內大型保險集團,太保集團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投資養老健康產業,服務新時代美好養老生活,既體現了太保“做一家負責任的保險公司”的初心,也必將使太保變得更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