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4日是我國第18個“信用記錄關愛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守護信用,共贏未來”。信用記錄關愛日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起的,定于每年的6月14日,旨在鼓勵公民主動關心個人信用記錄,形成健康的信用消費習慣,提高全社會的信用意識。
下面,讓我們一同深入了解征信知識,書寫美好生活的篇章。
什么是信用記錄?
是個人的“經濟檔案”,常以信用報告的形式呈現
信用記錄包含哪些內容?
基礎信息:姓名、證件、住址、職業等
正面信息:按時還款、嚴格履約、遵紀守法等良好信用行為
不良信息:逾期欠款、合同違約等不良信用信息
信用信息從哪來?
自主填報:辦理業務時主動提供的個人信息
金融機構: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提供的信貸及履約記錄等數據
政府及司法數據:公積金繳存、行政處罰等官方信用記錄
警惕“征信修復”騙局
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人群急于改善信用狀況的心理,實施詐騙行為
常見套路:
虛假承諾:謊稱可刪除或修改不良記錄并收取高額費用
教唆違法:誘導偽造材料或利用系統漏洞“修復”征信
培訓詐騙:以“征信修復”風口為幌子收取學費
冒充客服:以“賬戶異常”、“注銷貸款”、“費用減免”等名義詐騙
征信機構不會以任何名義收費刪除真實無誤的不良記錄!
2025年6月14日是我國第18個“信用記錄關愛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守護信用,共贏未來”。信用記錄關愛日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起的,定于每年的6月14日,旨在鼓勵公民主動關心個人信用記錄,形成健康的信用消費習慣,提高全社會的信用意識。
下面,讓我們一同深入了解征信知識,書寫美好生活的篇章。
什么是信用記錄?
是個人的“經濟檔案”,常以信用報告的形式呈現
信用記錄包含哪些內容?
基礎信息:姓名、證件、住址、職業等
正面信息:按時還款、嚴格履約、遵紀守法等良好信用行為
不良信息:逾期欠款、合同違約等不良信用信息
信用信息從哪來?
自主填報:辦理業務時主動提供的個人信息
金融機構: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提供的信貸及履約記錄等數據
政府及司法數據:公積金繳存、行政處罰等官方信用記錄
警惕“征信修復”騙局
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人群急于改善信用狀況的心理,實施詐騙行為
常見套路:
虛假承諾:謊稱可刪除或修改不良記錄并收取高額費用
教唆違法:誘導偽造材料或利用系統漏洞“修復”征信
培訓詐騙:以“征信修復”風口為幌子收取學費
冒充客服:以“賬戶異常”、“注銷貸款”、“費用減免”等名義詐騙
征信機構不會以任何名義收費刪除真實無誤的不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