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顧
朱先生的車輛保險到期前,接到不少保險公司的推銷電話,經過多家對比,其中推銷員小李自稱是某保險公司的業務員,給出的報價,得到了朱先生的認可。朱先生向小李提供了自己的證件信息和電話號碼,因熟悉投保流程,“車輛保險”很快就辦理好了。
放假期間,朱先生駕車不慎與其他車輛發生剮蹭,發生事故后,朱先生迅速聯系了投保公司客服,接電話的客服人員十分不專業,告知朱先生,小剮蹭沒必要報保險,朱先生聽后,十分氣憤拿出所購“車輛保險”的電子憑證查看,這才發現上面標注為“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機動車安全統籌服務單”,而非正規的“機動車保險單”。這時,朱先生才知道自己購買的不是正規保險公司的車輛保險,是車輛統籌產品。
案例分析
朱先生基于對小李“保險公司業務員”身份的信任,且投保價格低,未進一步與某保險公司核實小李的身份,直接提供了自己的個人信息,完成交易。繳費后,朱先生未及時查閱電子憑證,未能第一時間發現購買的是車輛統籌產品。
風險提示
一、主動核實銷售人員身份:投保時,主動要求銷售人員出示工作證件,可以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查證銷售人員身份的真偽或根據接聽的電話號碼辨別是否為正規保險公司的官方號碼。
二、車輛統籌≠車輛保險:
(1)看報價單:車輛統籌報價單標注的是XX汽車服務報價單,而正規車輛保險報價單標注的是XX保險報價;
(2)看價格:車輛統籌價格遠低于正規車輛保險的價格,需謹慎選擇;
(3)看主體:車輛統籌稱車主為“被服務人”“被保障人”,而正規車輛保險稱車主為“被保險人”;
(4)看收款方:支付費用時,車輛統籌公司名稱顯示的是XX汽車服務公司,而正規車輛保險公司名稱顯示的是XX保險公司。
(5)看官方客服電話:正規保險公司的官方客服報案電話,都會在官方網站上公布,可在官網上直接查詢核實。
車輛統籌(交通安全統籌服務)與車輛保險不同,車輛統籌不在金融監管部門監管范圍,且未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等完善法律體系的約束。在金融消費者權益受損時,與正規商業保險相比,維權難度大。
案情回顧
朱先生的車輛保險到期前,接到不少保險公司的推銷電話,經過多家對比,其中推銷員小李自稱是某保險公司的業務員,給出的報價,得到了朱先生的認可。朱先生向小李提供了自己的證件信息和電話號碼,因熟悉投保流程,“車輛保險”很快就辦理好了。
放假期間,朱先生駕車不慎與其他車輛發生剮蹭,發生事故后,朱先生迅速聯系了投保公司客服,接電話的客服人員十分不專業,告知朱先生,小剮蹭沒必要報保險,朱先生聽后,十分氣憤拿出所購“車輛保險”的電子憑證查看,這才發現上面標注為“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機動車安全統籌服務單”,而非正規的“機動車保險單”。這時,朱先生才知道自己購買的不是正規保險公司的車輛保險,是車輛統籌產品。
案例分析
朱先生基于對小李“保險公司業務員”身份的信任,且投保價格低,未進一步與某保險公司核實小李的身份,直接提供了自己的個人信息,完成交易。繳費后,朱先生未及時查閱電子憑證,未能第一時間發現購買的是車輛統籌產品。
風險提示
一、主動核實銷售人員身份:投保時,主動要求銷售人員出示工作證件,可以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查證銷售人員身份的真偽或根據接聽的電話號碼辨別是否為正規保險公司的官方號碼。
二、車輛統籌≠車輛保險:
(1)看報價單:車輛統籌報價單標注的是XX汽車服務報價單,而正規車輛保險報價單標注的是XX保險報價;
(2)看價格:車輛統籌價格遠低于正規車輛保險的價格,需謹慎選擇;
(3)看主體:車輛統籌稱車主為“被服務人”“被保障人”,而正規車輛保險稱車主為“被保險人”;
(4)看收款方:支付費用時,車輛統籌公司名稱顯示的是XX汽車服務公司,而正規車輛保險公司名稱顯示的是XX保險公司。
(5)看官方客服電話:正規保險公司的官方客服報案電話,都會在官方網站上公布,可在官網上直接查詢核實。
車輛統籌(交通安全統籌服務)與車輛保險不同,車輛統籌不在金融監管部門監管范圍,且未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等完善法律體系的約束。在金融消費者權益受損時,與正規商業保險相比,維權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