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工種風險較大,如高空作業的工人、消防員等,如果因工致傷嚴重到被認定為十級傷殘,傷者及其家庭最關心的就是:到底能拿到多少賠償?這筆錢能不能覆蓋治療費、生活費?接下來帶你看看十級傷殘后,賠償金額的計算標準有哪些。
一、十級傷殘賠償標準有哪幾項?
十級傷殘的賠償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金額,其有多項計算標準,包括但不限于醫療費用、因傷誤工導致的經濟損失、甚至還有日常生活所需的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也包括一次性的補助金,依據傷殘等級不同,能領到的補助金金額不同。
二、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賠償標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是工傷賠償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員工因為工作原因造成傷殘,且認定等級較為嚴重,依據《工傷保險條例》,他們可以獲得一次性的傷殘補助金,這部分的錢是從工商保險基金支取的。具體金額以員工個人平均工資為基準而定。
賠償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若津貼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由工傷保險基金或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三、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若受傷職工本人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職工本人還能拿到兩份賠償: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以及由用人單位支付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這兩項補助金的具體標準都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也就是說不同地區有不同賠償標準,如果地區間經濟發展差異較大,兩項補助金的差異可能也較大。建議在相關政府官網查詢清楚所在地的工傷保險實施辦法,或者直接咨詢當地勞動管理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