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險是以人的壽命或身體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它根據保障的功能和適用的場景不同,分為五大類。它能夠通過風險轉移和財務規劃,幫助個人或家庭應對生命健康風險帶來的財務沖擊,為個人和家庭提供經濟保障。其具體分類如下:
一、人壽保險(以“壽命”為標的)
1. 定期壽險
功能:處于保障期限(如20年或至60歲),如果被保人身故或全殘,保險公司按照保額賠付。
特點:它通常保費低,30歲保100萬僅需年繳600-1500元。該保險適用于房貸一族、有子女撫養責任者或者家庭經濟支柱。
2. 終身壽險
功能:終身壽險保障至被保人身故,由于人必有一死,因此它是100%賠付。
特點:它通常保費較高,同等保額下保費是定壽險的3-5倍。它兼具財富傳承功能,因此這類保險使用于高凈值人群、需財富傳承者。
細分類型:
定額終身壽:保額固定,它適用于用于遺產規劃。
增額終身壽:保額往往按3%-3.5%復利增長,它側重儲蓄增值。
3. 兩全保險(生死都保)
功能:被保人若在保障期內身故保險公司賠保額,被報人若生存至保險滿期,則獲得保險的儲蓄價格。
特點:它的保費高,收益率通常低于增額終身壽,同時靈活性低。
二、健康保險(以“身體”為標的)
1. 醫療險
(1)報銷型:憑發票報銷醫療費用。
百萬醫療險:年保額數百萬,但它通常有1萬免賠額,只覆蓋大病住院,它適用于健康成年人。
小額醫療險:保額通常在1-5萬,0免賠,覆蓋小病門診,適用于兒童等易病人群。
高端醫療險:它能夠覆蓋私立醫院/海外就醫,年繳數萬元,適用于高收入人群。
(2)津貼型:按住院天數發補貼,如200元/天。
2. 重疾險(確診合同約定疾病直接賠保額)
定期重疾險:保障固定時間段(如20年、30年或至70歲),保費低,屬消費型。適合預算有限,需短期高保障(如家庭支柱責任期)人群
終身重疾險:保障終身,含身故責任(儲蓄型為主),保費高。適合希望終身覆蓋重疾風險,預算充足人群。
三、意外傷害保險(保障外來突發的非疾病傷害)
1.意外身故/傷殘:保險公司按客戶傷殘等級比例賠付。
2.意外醫療:報銷摔倒骨折、燙傷等意外傷害產生的醫療費用。
3.特殊類型:旅行意外險,它通常在意外保障的基礎上,又增加航班延誤、行李丟失等保障。
四、年金保險
主要功能:屬于壽險的一種,主要提供穩定的現金流,通常用于退休規劃或長期儲蓄。
常見作用
1.養老規劃:
購買終身年金,可以提供與生命等長的現金流,應對長壽風險,確保晚年生活質量。
補充社保:社保養老金可能不足,商業年金可彌補差距,實現“社保+商保”雙重保障。
案例:30歲女性,每年投保10萬元,連續10年,60歲起每年領取約14.5萬元,終身領取。若80歲身故,已領取約304.5萬元,剩余身故金約120萬元傳給子女。
2.教育金儲備
專項規劃:通過中期年金(如教育年金險),在子女關鍵教育階段(高中、大學、留學)提供穩定資金。
強制儲蓄:避免教育資金被挪用,確保專款專用。
案例:為0歲孩子投保教育年金險,年繳5萬元,連續10年。孩子18-21歲每年領取8萬元(大學費用),22-24歲每年領取10萬元(深造費用),30歲滿期領取50萬元(創業/購房啟動資金)。
3.資產傳承與保護
財富定向傳遞:通過指定受益人,確保財富傳給指定對象(如子女),避免遺產糾紛。
避免揮霍:年金分期領取,防止后代一次性獲得大額資金后揮霍。
案例:企業主投保終身年金險,自己為被保險人,子女為受益人。企業主退休后每年領取50萬元養老金,身故后剩余未領取金額由子女繼承,避免企業債務影響家庭資產。
以上就是對人身險的詳細介紹。此外,需要注意醫保等基礎保險不屬于人身險。人身保險分類眾多,不同類型又包含多種的產品,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該如何配置保險才能夠加全面而高性價比地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呢?小編建議大家可以按照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定期壽險、年金險的順序配置,同時在配置完成后需要定期根據家庭的分工以及家庭成員年紀的增長來靈活調整,從而能夠給家庭搭建起安穩的風險防御墻。